如何提高養兔效率
發布日期:2012-11-04
來源:http://www.m6i42s8.cn 發布人:admin
如何提高養兔效率
提高養兔效率的概念比較廣泛,在這里主要指以較少的人力、物力和時間的投入,養殖更多、更好的家兔。當然效率和效益密切相連,沒有高的效率、效益無從談起。因此提高養兔效率也是提高養兔效益的基礎和前提。養兔不是暴利行業,要靠精打細算和科學經營。通過總結經驗,提高養免效率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兔場設計 兔場設計是否合理,不僅影響養兔的效果而且對養殖效率有很大影響。比如:如果飼養規模不大,在自己的庭院內可以容納,就沒有必要單獨征地建場。這樣既可降低投入,又減少了飼喂時間和往返時間,家庭輔助勞力在工余時間即可養兔,家務和養兔兩不誤,也無需專人看護等。若規模較大,則必須建立專門的兔場,兔舍的形式和排列、道路、地面及排污系統附屬建筑(如飼料加工車間、庫房等)的設計應科學實用。比如:兔舍能雙列式或三列式排列的不搞單列式,籠具2~3層更好,兔舍通風透光應合理,既可做到冬季保溫又可保證夏季防暑,地面便于清理和,糞溝便于自動或半自動排污等。
二、兔籠構造 長毛兔http://www.m6i42s8.cn/兔籠的構造是否合理,對于養兔效率有很大影響。食槽、飲水器和單架均應方便加水、添料和投草;籠口大小適中,開啟方便,關閉嚴緊,底部間隙要小,防止仔兔漏出,板條平直,籠具的高低適度,底層離開地面20厘米左右,更上層應使飼養人員操作方便,承糞板表面光滑、防腐蝕、耐,坡度合適。
三、自動飲水 乳頭式自動飲水器為更理想的形式,既可做到自由飲水、又可保證飲水衛生。如每天頻繁的人工加水,要占用很長時間。尤其是夏季,一旦不能滿足飲水,將造成較大損失。
四、顆粒飼料 顆粒飼料的優越性是多方面的: (1)防止飼料不勻。 (2)預防兔只啃咬和扒食,防止籠具破壞,減少飼料浪費。 (3)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特別是顆粒飼料與自動食槽相結合可保證家兔自由采食,使飼喂程序化和簡便化,舍去了飼喂粉料每次加水攪拌程序,也避免粉料拌水多寡或拌料過多所造成的副作用。 (4)實行顆料飼料飼喂。多為化生產,設備更加完備,飼料配方更加科學,飼料原料質量更有保證,飼料攪拌更加均勻,避免了小規模飼料生產原料的隨意性,微量成份(如維生素、微量元素藥物等添加劑)定量不準確性,飼料攪拌的不均勻性和飼料貯存過程不同飼料組分的離散性。
五、適度規模 一般來說,飼養規模越小,每只兔平均所占用的勞動力越多,勞動效率越低。但是,并非規模越大,效率越高。目前在我國還不具備大規模養殖的條件。每個兔場的養殖水平、管理水平和設備條件不盡相同,因而,規模的大小不能一概而論。但總的原則是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充分發揮每個人(包括飼養人員、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能動性,充分利用現有的基礎設施和設備。
六、周期繁殖 繁殖周期化是養兔技術性的一個重要標志。我國很多養兔場,目前多數采取本交的配種方法,基本上是發現母兔發情即配種,天天配種,因而出現天天產仔,天天護理,管理非常繁瑣,效率很低。如果實行人工授精,人為干擾(激素處理)家兔的性周期,每周集中配種1~2次(根據兔群的大小而定,大規模兔場可每周2次,小規模兔場每周一次或2周1次即可),可節省大量的時間,而且還可減少種公兔的飼養數量,加速家兔良種化進程。
七、規范管理 程序化、規范化或模式化管理是規范化、集約化兔場的必備條件。根據家兔的生物學特性,利用現代科學研究成果和管理經驗,制定科學的飼養管理程序,避免飼養管理的混亂,使家兔生產有序地進行。比如:人員責任明確,飼料定時定量投喂,和防疫定期進行,育種資料定期測定和記載配種、摸胎、分娩、斷奶、出欄同期化操作等等,使生產有條不紊,生產效率必將大幅度提高。
八、疾病防疫 在一個疾病不斷發生的兔場,絕不會有高的養兔效率和效益。由于家兔是比較嬌氣的動物,對環境和病原微生物都比較敏感,稍有不慎,有可能造成重大損失。家兔一旦得病,藥物控制的效果多不理想,特別是幼兔的消化道疾病,只要出現腸炎,兇多吉少。因此應把預防疾病擺在首位。對于能用疫菌預防的疾病(如兔瘟、魏氏梭菌病等)應定期注射疫菌,對于用藥物控制的疾病(如球蟲病、疥螨病、巴氏桿菌病等)應提前預防,兔場應定期,嚴禁對外開放,發現患兔及時隔離。對于意義不大的帶病兔應及時淘汰,以免病兔越來越多。 提高養兔效率應從多方面入手,而且各項技術環節都要互相銜接,形成一個完整的配套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