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毛兔的營養需要

發布日期:2012-02-27 來源:http://www.m6i42s8.cn 發布人:admin

長毛兔的營養需要根據長毛兔在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的生理特點,合理配合日糧,盡量滿足毛兔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求,以達到兔群生長發育快、產品質量高的目的。
    1.水  水是長毛兔的一種更重要的營養物質。各種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各種廢物的排泄都離不開水,一切新陳代謝都是在水的環境下進行的。因此,必須保證家兔有足量的飲水,才可獲得較高的生產效果。
    長毛兔體內水分的來源有三個方面:一是飲水,這是動物體內水分的主要來源;二是固體食物中的水分,如青草含水70%~80%,甘薯、胡蘿卜等塊根、塊莖飼料中含水80%~90%;三是新陳代謝水,即各種營養物質在體內合成或分解產生的水分。各種飼料中雖含有水分,特別是青綠飼料和多汁飼料含水特別多,但單靠這些水分是不夠的。長毛兔需要隨時能喝到新鮮清潔的水,每天的需水量平均為400~600毫升(約500克)。
    影響家兔飲水需要量的因素很多,主要為日糧組成、年齡、環境溫度、水溫及不同的生理狀態等。在飼喂顆粒飼料時,每千克體重約需飲水100毫升,或每采食100克顆粒飼料需要飲水200毫升。隨著家兔年齡的增長,需水量逐漸減少,如1周齡時,每千克體重需水125克,2周齡為115克,3周齡為106克。母兔哺乳期、妊娠期和生長期的幼兔對水的需要量大些,如兔乳中含水約70%,每日產乳250克,其中水占175克。因此,在生產中,為了滿足長毛兔飲水的需要,更好采用自由飲水方式。

    2.蛋白質  蛋白質在兔的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的營養作用,是構成各種組織如肌肉、血液、內臟、皮毛等的主要成分,又是修補組織、維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質。如果兔的蛋白質供給不足,就會造成生長緩慢,體重減輕,公兔精液品質降低,母兔不發情、不易受孕,缺奶或體質瘦弱、胎兒發育不良等。相反,日糧蛋白質水平過高,家兔蛋白質采食量過多,不僅造成浪費,還可能會產生腹瀉,增加消化器官負擔,甚中毒等不良影響。因此,蛋白質的供給應控制在適當的水平上。在日糧中蛋白質品質較好的情況下,不同生理時期家兔對粗蛋白的需要量為:生長兔16%,懷孕兔15%,哺乳母兔17%,空懷為14%。
    蛋白質是由氨基酸構成。在植物性飼料與動物性飼料中,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及含量各有不同。如果兔采食飼料中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比例與兔體的需要相符合,則飼料利用率高。在生產中為了提高飼料中蛋白質的利用率,經常采用多種飼料配合,使飼料之間的必需氨基酸(這種氨基酸不能在兔體內合成,或合成量少,必須靠飼料提供)互相補充。例如,賴氨酸和色氨酸,在玉米中缺少,而在豆科植物中含量較多,如果互相配合,就可使整個日糧的蛋白質利用率大大提高。因此,飼養長毛兔切忌飼喂單一的飼料。
    3.脂肪  脂肪是兔體的組成成分,也能供給熱能。在兔日糧中配合2%~5%的脂肪,可增加飼料的適口性,又可促進腸道吸收脂溶性維生素。另外,長毛兔機體正常的分泌活動都需要以脂肪為原料。乳汁中脂肪的含量為13.5%,如哺乳母兔每天分泌150~300克乳汁,則需脂肪20~40克。因此,脂肪是家兔日糧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幼齡兔需要量特別高,成年兔因大腸微生物能合成大量的脂肪酸,所以需要量相對低些。
    飼料中的脂肪大部分是三磷酸甘油酯,又叫中性脂肪,是由脂肪酸和甘油組成。脂肪酸又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動物生命必需而體內不能合成,必須從飼料中供給的不飽和脂肪酸叫必需脂肪酸。長毛兔、毛皮動物所需的亞麻油二烯酸、次亞麻油酸、二十碳四烯酸都屬于必需脂肪酸,這些脂肪酸對長毛兔皮毛的質量和光澤有很好效果。因此,飼養長毛兔,一定要保證必需脂肪酸的供給。豆類、魚粉等,含脂肪相對其他飼料較多。
    4.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兔體內形成組織器官所不可缺少的成分,也是維持體溫和機體生命活動的基本能源。碳水化合物分無氮浸出物和粗纖維兩類。
    (1)無氮浸出物  無氮浸出物包括淀粉和糖類,以及可溶于一定濃度酸、堿的其他有機物,這些物質很容易被兔消化,所以又叫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兔可以消化飼料中的碳水化合物,籽實76%~85%,馬鈴薯90%,糠麩類飼料70%,青飼料和根莖類飼料85%~96%,干草40%~60%。
    (2)粗纖維家兔是草食動物,其消化道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能有效地利用植物飼料的生理特點,同時也產生了對植物纖維的生理需要。植物纖維在家兔消化和營養上的作用有以下兩方面:一是提供能量。飼料粗纖維在大腸內經微生物發酵產生揮發性脂肪酸,這些低級脂肪酸在大腸被吸收,在體內氧化產生能量用作合成兔體物質的原料。二是維持機體正常消化機能。日糧粗纖維是保持食物正常稠度控制其通過消化道的時間和形成硬糞所必需的物質,有利于防止消化道疾病的發生。
    日糧中粗纖維的含量,主要應根據兔的年齡和生理狀態而定。一般生長兔日糧中粗纖維含量應低些,而成年兔日糧中粗纖維的含量可略高些。但必須注意,日糧中粗纖維過多,會降低日糧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并降低日增重。浙江農業大學曾以長毛兔進行了飼養試驗,研究了產毛量和日糧粗纖維水平的關系,結果表明,以14%日糧粗纖維水平對產毛量更為有利。
    5.維生素  維生素是一類低分子有機化合物,在家兔體內含量甚微,大多數參與酶分子構成,發揮生物學活性物質的作用,為維持機體正常生理機能所必需。
    維生素可分為脂溶性和水溶性兩大類。脂溶性維生素有維生素A、D、E、K等。這些維生素必須溶于脂肪才能被家兔利用,如果飼料中缺乏脂肪,就意味著脂溶性維生素缺乏。水溶性維生素主要指B族維生素。根據養兔實踐,維生素A、D、E及維生素B族中的幾種在動物體內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因此,必須從飼料中獲得。
    維生素A只存在于動物體內,植物性飼料中只有維生素A原——胡蘿卜素,它主要在家畜腸壁,也可在肝臟中轉變為維生素A。當維生素A缺乏時,將引起家兔生殖機能紊亂,發生生長緩慢、神經系統退化和夜盲癥等癥狀。生長兔每千克體重每天約需8微克維生素A,繁殖母兔需要14~20微克。兔以草為主要飼料,在青飼料保證供應的情況下,每千克體重約有50微克胡蘿卜素,即可防止維生素A的缺乏,并能保證兔的正常生長和繁殖。
    維生素D廣泛存在于動物體中,畜體皮膚中有一種7-脫氫膽固醇,經日光照射后可轉化成維生素D。維生素D與鈣、磷代謝有關,缺乏時,會引起軟骨病、骨質疏松等癥狀。豆科飼草中含維生素D原較豐富。
    維生素E與兔的繁殖有關,缺乏時能引起母兔不孕、死胎及流產,公兔精液品質下降。維生素E在谷實、糠麩和青飼料中含量較多。一般認為,家兔的維生素E需要量為每千克日糧含40毫克。
    維生素K主要功能是催化肝臟中凝血酶原和凝血酶的合成。缺乏維生素K時,凝血不良,易發生出血現象。一些研究表明。家兔腸道細菌合成的維生素K是可以滿足正常生長需要的,但是,繁殖兔還需在日糧中補加維生素K。懷孕母兔飼喂缺乏維生素K的日糧,會發生胎兒出血和流產現象,每千克日糧含2毫克維生素K,足以防止出血和流產。
    B族維生素包括硫胺素(B1)、核黃素(B2)、泛酸(B3)、吡哆素(B6)、煙酸(維生素PP)、膽堿、生物素和鈷胺素(B12)等。水溶性維生素很少或幾乎不在體內貯備,短時期的缺乏就會降低體內一些酶的活性,阻礙或抑制相應的代謝過程,影響生產力和抗病力。然而,家兔大腸微生物能合成一定數量的B族維生素,因此,家兔水溶性維生素缺乏癥一般不會發生。盡管如此,仍必須考慮這類維生素的供給問題。如對生長兔,每千克日糧中泛酸含量應為20毫克,核黃素應為6毫克,膽堿應為1200毫克,鈷胺素應為0.01毫克。
    6.礦物質  長毛兔需要的礦物質有鈣、磷、鈉、鉀、氯、硫、鎂,以及少量的鐵、錳、銅、鋅、鈷、碘、氟等,其中以鈣、磷、氯、鈉、硫、鈷更為重要。
    (1)鈣和磷  在動物體內,鈣和磷的含量大約要占總礦物質的66%~70%,其中99%的鈣和80%~87%的磷存在于骨骼組織中。當日糧中鈣和磷不足時,會導致仔兔生長停滯和骨骼發育不良,對母兔會引起胚胎發育不良和泌乳量減少。據研究,泌乳母兔和生長兔鈣的需要量為1%(占風干飼料重),即每天應供給1.5~2.0克鈣,磷的需要量應按給鈣量的60%~70%計算。4~6月齡仔兔鈣的需妻量為0.3%~0.4%(占風干飼料重),磷約為0.2%。種兔日糧中鈣的水平不應超過0.8%~1.0%,肥育兔不超過1.0%~1.2%,鈣、磷比應為1~1.5:1。
    (2)鈉和氯  鈉參與骨骼的構成,是正常組織結構和維持滲透壓所必需的礦物質元素。此外,對水、脂肪和其他礦物質代謝均有影響。氯在體內維持各種體液的滲透壓,又與消化機能有關。關于長毛兔對鈉和氯的需要量缺乏精確的測定,通常在日糧中加入0.5%氯化鈉,便可滿足長毛兔對兩種元素的需要。
    (3)硫  長毛兔體內硫主要以蛋氨酸、胱氨酸和半胱氨酸等形式存在。硫的主要作用是通過體內含硫有機物來實現的,例如含硫氨基酸是合成體蛋白和兔毛角質蛋白的原料,硫是多種激素的組成成分等。一般每千克日糧需要添加15毫克硫,如用硫酸銅,則為15÷25.4%=59.1毫克。
    (4)鈷  鈷是維生素B12的組成成分。鈷缺乏會影響維生素B12的合成,在通常的配合飼料中,每千克飼料應補加0.1~1.0毫克鈷,以保證長毛兔生長需要。